「Eva, 可以打電話給你嗎? 」
「我覺得我的朋友需要你」
「她邊說邊哭,我覺得不太對勁,因為以前的她總是充滿活力,我們之前一起工作時是遇到多少的挑戰,她總是我們之中一直鼓勵我們、帶著我們找資源想辦法的人。如今, 那個她連一點影子都不剩, 只有悲傷、絕望。」
「我願意聽她發洩,但我覺得我也不知道能說什麼;更重要的是,我自問:「我一直聽,然後呢? 她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, 雖然她說只要跟我們這些朋友說說就可以了。」
「你知道嗎? 她還已經看身心科2年了, 情形郤沒有好轉, 只有藥量加重。我真的覺得她不能再這樣下去了, 我擔心她會想不開。所以我有告訴她,我知道有專業的心理諮詢可以幫助她,她可以試試, 畢竟問題的根本需要被理解及處理。」
我依舊歡迎我的朋友將我們的聯絡方式給了她的朋友, 但也加上了一句:「請你告訴她:
「在你沒有意願、沒有準備好的那天前, 請不用為了取悅朋友而和我們聯絡,如果在你的生活中, 能有一個人能與你聊聊,讓你感受到被理解、被接納,同時能拓展你的覺察、增進對自已的理解,同時那人能在你談話中,一次又一次提出能讓你深省的反思問題, 知道如何關切你的情緒感受, 又能關切你的念頭, 幫助你慢慢地看懂自已慣性行為及思維模式對自已的影響,進而理解這些模式的起源, 並因此更有力量做出新的選擇, 那你真的不用來找我們, 無論你的決定是什麼, 我們都深深地祝福你,也讓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當你需要專業幫助時,我們在這裡。」
台灣心理諮商其實走得相當前端, 無論是在醫院精神科及附屬心理諮商, 坊間也有很多及很好的心理諮商/治療所;儘管如此,一般大眾仍對心理諮商服務及內容不太清楚。
「聊天說話而以, 為什麼收費那麼貴? 而且有效嗎? 說了也沒用…….. 。」這是一般我們常聽到對心理諮商的想法。
心理諮詢真是不是只是聊聊天而以!
心理諮商不會告訴你人生的答案, 但是能引導你找到自已的答案! 心理諮商不打算告訴你怎麼才能感覺好一點、該怎麼做,但是你會透過諮商而更了解自已, 看見自已不是無法解決問題,而只是暫時受困了,並從"被困住"的情緒僵局中走出來。但所有這一切的發生前, 都只有一個前提:「這是一個自發的過程, 當事人必須出於自願, 只有當你自已是為了自已時,和諮商師的"合作"才會發生!」
美國薩家族治療大師薩提爾女士說:「問題本身不是問題;而是如何面對問題才是問題!」
等著別人告訴我們怎麼做, 沒有不好,當下覺得舒服, 但下一個人生課題又來時,又必須等誰來告訴我該怎麼辧呢?
唯有透過了解自已、靠自已摸索出如何擺脫痛苦的能力, 你才能重生!
【綠豆花・ 心理營養室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