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vious post
你的心理年龄和你相符吗?
一個人是否成熟,不能簡單地以年齡來劃分,因為生理年齡並不能與他們行為、情感全然相符。
有的人生理上趨於成熟,行為卻很幼稚,做錯事老是喜歡找藉口;
有的人雖然還小,卻已諳熟這個世界的許多道理,處理難題得心應手;
有的人工作看起來雷厲風行,感情上卻還像一個小孩子,什麼事都要依賴對方……
相對於生理年齡,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年齡,它才是標明你心靈、精神成熟的尺度,反映了你某個階段的心理狀況與水平。
曾看過伊能靜的一段訪問,自己離異、和小10歲的秦昊相戀,她卻坦言自己才是“沒長大的那一個”。
事業成功,感情上卻很幼稚,因為她的內心始終沒有長大,把戀人視為救命良藥,拼命想讓對方“拯救”自己,到頭來感情破裂,婚姻失敗。
遇見秦昊,才讓她明白,成長需要痛和付出,除了自己,沒有人能做她的救命稻草,哭訴再多也換不來幸福。
我們仿佛看見, 這樣的未來只有兩種可能,要么找一個和她一樣不成熟的人,同病相憐。要么找一個足夠成熟的人一起成長,脫離苦海。
無論男女,我們一起來問問自已,並探索自己的不足,利用專門的心理學技巧修煉自我,讓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相匹配,成為一個心理成熟的人。
如果感情或任何關係有所謂的幸福秘訣,那“成長及覺察”一定是必不可缺的關鍵!